《中華人(ren)民(min)共和國環(huan)(huan)境(jing)(jing)保(bao)護(hu)法(fa)(fa)(fa)》(以下簡稱《環(huan)(huan)境(jing)(jing)保(bao)護(hu)法(fa)(fa)(fa)》)是一部為保(bao)護(hu)和改善環(huan)(huan)境(jing)(jing),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(hai),保(bao)障公眾健康,推(tui)進生態文明(ming)建(jian)設(she),促進經濟社會(hui)可持續發展(zhan)而制定(ding)的國家(jia)法(fa)(fa)(fa)律。新修訂的《中華人(ren)民(min)共和國環(huan)(huan)境(jing)(jing)保(bao)護(hu)法(fa)(fa)(fa)》(以下簡稱新《環(huan)(huan)保(bao)法(fa)(fa)(fa)》),2015年1月1日起施行(xing),這是(shi)我國(guo)生態環境(jing)領(ling)域的(de)“基本法”,也是(shi)“史(shi)上最嚴的(de)環保(bao)法”。
新《環(huan)保法》制定了哪些新政策?
新《環保法(fa)》將實踐中行之(zhi)有效(xiao)的環境(jing)經濟政策以法(fa)的形(xing)式(shi)予以確(que)定。
(一(yi))第(di)二(er)十一(yi)條規定國家采(cai)取(qu)財政、稅收、價格、政府采(cai)購等(deng)方面(mian)的政策和措(cuo)施(shi),鼓勵和支持環(huan)(huan)境(jing)保護(hu)技(ji)術(shu)裝備、資源綜(zong)合利用和環(huan)(huan)境(jing)服(fu)務等(deng)環(huan)(huan)境(jing)保護(hu)產業(ye)的發展。例如2021年12月財政部、稅務(wu)總局新(xin)制(zhi)定(ding)的資(zi)源綜合(he)利用增值稅政策。
法(fa)條原文:
第二十一條? 國家采取財政、稅收、價格、政府(fu)采購等方(fang)面(mian)的(de)政策和措(cuo)施,鼓(gu)勵和支持環境保護技術裝備、資(zi)源綜(zong)合(he)利用和環境服(fu)務等環境保護產業的(de)發展。
(二(er)(er))第二(er)(er)十(shi)二(er)(er)條規定排(pai)污單位在污染物排(pai)放符合法定要求(qiu)的基(ji)礎上進(jin)一(yi)步減少污染物排(pai)放的,人民(min)政(zheng)府(fu)應當依(yi)法采(cai)取財政(zheng)、稅收(shou)、價格、政(zheng)府(fu)采(cai)購等方面的政(zheng)策和(he)措施予以(yi)鼓勵和(he)支持。
法條原文:
第二十二條? 企業事(shi)業單位(wei)和其他(ta)生產經營者,在污染物排(pai)放(fang)符(fu)合(he)法(fa)定要求的基礎上,進一步減(jian)少(shao)污染物排(pai)放(fang)的,人民政(zheng)府應當依法(fa)采取財政(zheng)、稅收、價格、政(zheng)府采購(gou)等(deng)方(fang)面的政(zheng)策和措施予以鼓(gu)勵和支(zhi)持。
(三)第二十(shi)三條規定(ding)排污(wu)單位為改善環(huan)境,依照有(you)關(guan)規定(ding)轉產、搬遷、關(guan)閉的,人民政府應當予以支持。
法條(tiao)原文:
第二十三條? 企業(ye)事業(ye)單位和其(qi)他生產經營者,為改(gai)善環境,依照有關(guan)規定轉產、搬遷、關(guan)閉的,人民政府應當予以支持(chi)。
(四(si))第三十一條規定國家建立、健全生態(tai)保護(hu)補償(chang)制度(du),加大(da)對生態(tai)保護(hu)地區的(de)財政(zheng)轉(zhuan)移(yi)支付力度(du);國家指(zhi)導受(shou)益(yi)地區和(he)生態(tai)保護(hu)地區人民(min)政(zheng)府(fu)通(tong)過協商(shang)或者按(an)照市(shi)場規則進(jin)行生態(tai)保護(hu)補償(chang)。
法(fa)條原文:
第三十一條? 國家建立、健全生態保護補償(chang)制(zhi)度(du)。
國家加大對生態(tai)保(bao)(bao)護地區的財政轉移支(zhi)付力度。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落實生態(tai)保(bao)(bao)護補償資金,確(que)保(bao)(bao)其(qi)用(yong)于生態(tai)保(bao)(bao)護補償。
國家(jia)指導受益(yi)地區(qu)和生(sheng)態(tai)保(bao)護地區(qu)人(ren)民政(zheng)府通過協商或者按(an)照市場規則進行生(sheng)態(tai)保(bao)護補償。
新(xin)《環保法》出臺了哪些新(xin)手段?
為(wei)解決“守法(fa)成(cheng)本高(gao),違法(fa)成(cheng)本低”的問題,強(qiang)化法(fa)律威懾力,新《環保法(fa)》加(jia)大(da)了處罰力度。
(一)按(an)日(ri)計罰(fa)。第(di)五十九(jiu)條(tiao)規定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(fa)款處(chu)罰(fa),被責令(ling)改正但拒不改正的,可(ke)以自責令(ling)改正之日(ri)的次日(ri)起按(an)照原處(chu)罰(fa)數額(e)按(an)日(ri)連續處(chu)罰(fa)。
法條原文:
第五十九條? 企業(ye)事(shi)業(ye)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(ying)者違法(fa)排(pai)放(fang)污(wu)染物,受到(dao)罰款處罰,被(bei)責令改正(zheng),拒不改正(zheng)的,依法(fa)作出處罰決(jue)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(zheng)之(zhi)日的次日起,按照(zhao)原處罰數(shu)額按日連續處罰。
前款規(gui)定的(de)罰(fa)款處罰(fa),依照有關法(fa)律法(fa)規(gui)按(an)照防治污染設(she)施的(de)運行(xing)成本、違(wei)法(fa)行(xing)為造成的(de)直接損失或者違(wei)法(fa)所得等因素確定的(de)規(gui)定執行(xing)。
地方性法規可以根據(ju)環境保護的(de)實際需要,增加第一款規定(ding)的(de)按日連續(xu)處罰的(de)違(wei)法行為的(de)種(zhong)類(lei)。
(二)限(xian)制(zhi)(zhi)生產(chan)、停(ting)(ting)產(chan)整(zheng)治(zhi),責(ze)令停(ting)(ting)業(ye)、關閉。第六十條規定超過(guo)污(wu)染(ran)物排放(fang)標準(zhun)或者(zhe)超過(guo)重點(dian)污(wu)染(ran)物排放(fang)總量控制(zhi)(zhi)指標排放(fang)污(wu)染(ran)物的,可(ke)以責(ze)令其采取限(xian)制(zhi)(zhi)生產(chan)、停(ting)(ting)產(chan)整(zheng)治(zhi)等(deng)措施;情節嚴重的,報(bao)經(jing)有批(pi)準(zhun)權(quan)的人民(min)政府批(pi)準(zhun)責(ze)令停(ting)(ting)業(ye)、關閉。
法(fa)條原文:
第(di)六十條(tiao)? 企(qi)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(zhe)超(chao)(chao)過污染(ran)物排放(fang)標準或者(zhe)超(chao)(chao)過重(zhong)點污染(ran)物排放(fang)總量控(kong)制(zhi)指(zhi)標排放(fang)污染(ran)物的,縣級以(yi)上人(ren)民(min)政府環境保護(hu)主(zhu)管部門可(ke)以(yi)責令(ling)其采取限制(zhi)生產、停產整治等措施;情節嚴重(zhong)的,報經有(you)批(pi)準權(quan)的人(ren)民(min)政府批(pi)準,責令(ling)停業、關閉。
(三(san))行政(zheng)拘(ju)留(liu)。第六十三(san)條規(gui)定(ding),建(jian)設項(xiang)目未(wei)依(yi)法(fa)(fa)(fa)進行環(huan)境影響(xiang)評價被(bei)責(ze)令(ling)停止建(jian)設拒不(bu)執行、未(wei)取得排(pai)(pai)污(wu)(wu)許(xu)可證(zheng)排(pai)(pai)放(fang)污(wu)(wu)染物被(bei)責(ze)令(ling)停止排(pai)(pai)污(wu)(wu)拒不(bu)執行、通過逃避監管方式違(wei)法(fa)(fa)(fa)排(pai)(pai)放(fang)污(wu)(wu)染物的(de),除依(yi)照有關法(fa)(fa)(fa)律法(fa)(fa)(fa)規(gui)予(yu)以(yi)處罰外(wai),將案(an)件移送(song)公安機關,對(dui)其直接負責(ze)的(de)主(zhu)管人員(yuan)和其他直接責(ze)任人員(yuan)予(yu)以(yi)拘(ju)留(liu)。此外(wai),違(wei)法(fa)(fa)(fa)排(pai)(pai)放(fang)污(wu)(wu)染物構成犯罪(zui)的(de),還依(yi)照刑法(fa)(fa)(fa)的(de)有關規(gui)定(ding)追究刑事責(ze)任。
法條(tiao)原文:
第(di)六十三條?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(ta)(ta)生(sheng)產經營者有(you)(you)下(xia)列行為之一,尚不(bu)構(gou)成犯罪的,除(chu)依(yi)照有(you)(you)關法(fa)律法(fa)規(gui)規(gui)定予以(yi)處罰外,由(you)縣(xian)級以(yi)上人民(min)政府環境(jing)保護主管部(bu)門或者其他(ta)(ta)有(you)(you)關部(bu)門將(jiang)案件(jian)移送(song)公安(an)機(ji)關,對其直(zhi)接負責(ze)的主管人員(yuan)和其他(ta)(ta)直(zhi)接責(ze)任人員(yuan),處十日(ri)(ri)以(yi)上十五(wu)日(ri)(ri)以(yi)下(xia)拘留(liu);情節較輕的,處五(wu)日(ri)(ri)以(yi)上十日(ri)(ri)以(yi)下(xia)拘留(liu):
(一)建(jian)設項目未(wei)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,被(bei)責令停止建(jian)設,拒不(bu)執行的;
(二)違(wei)反法律(lv)規定,未取(qu)得排(pai)污許可證排(pai)放(fang)污染物(wu),被責令(ling)停止排(pai)污,拒不執行(xing)的;
(三(san))通過暗(an)管、滲(shen)井、滲(shen)坑、灌注或者篡改、偽造監測數據,或者不正常運行防(fang)治污染設(she)施等逃避(bi)監管的(de)方(fang)式違法排放污染物(wu)的(de);
(四(si))生產(chan)、使用國家(jia)明令禁止生產(chan)、使用的農藥,被責令改正(zheng),拒不改正(zheng)的。